学会爱
执教: 青浦区朱家角小学 陈丽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理解父爱母爱,懂得感恩,学会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爱。
2.通过互动交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学会一些正确爱孩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分别面向家长、学生进行小调查:你是如何向孩子(父母)表达情感的?
2.熟读儿歌:感恩三字经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感受真爱
1.导入:各位家长,同学们,在活动开始前,我有一个故事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不过有个条件,请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故事里的妈妈为什么会叹气,流泪。
2.播放《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
= 1 \* GB3 ①师:故事听完了,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当孩子把妈妈喜欢吃的鱼头夹到妈妈碗中时,妈妈叹气流泪了?指名回答(允许学生说错)。
= 2 \* GB3 ②我们来听听家长是怎么想的。
= 3 \* GB3 ③师:小朋友听明白了吗,妈妈说的“我就爱吃鱼头”是善意的谎言。因为她不舍得吃鱼身,鱼肉很有营养,她希望我吃了后更加聪明,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而我却信以为真,甚至长大后还牢牢记着妈妈爱吃鱼头,根本没有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能不流泪吗?
3、揭示话题
师:要想关心爱护妈妈,就要真正懂得理解妈妈,同学们,你们说对么?各位家长朋友,这个故事也提醒了我们家长,好东西只让孩子一个人享受只能滋生孩子自私、独自享受的习惯心理,而我们的良苦用心孩子未必能懂,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教会孩子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会爱”。
二、 了解父母,学会关心
1、 了解父母知多少
师:要正确地表达爱,首先要了解对方。下面我们请家长和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亲情对对碰,看看我们相互了解多少?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先请家长回答一些问题,看看我们的家长对孩子了解多少,然后再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些问题,看看小朋友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多少。
◆亲情对对碰:
问家长:
1、您孩子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2、您的孩子穿几码的鞋?
3、您的孩子最喜欢吃什么食物?
4、您的孩子身高是多少?
师:爸爸妈妈们一个个都对答如流,同样的问题也来考考你们。
问学生:
1、你爸爸妈妈的生日分别是什么时候?
2、你爸爸或妈妈穿几码的鞋?
3、你妈妈最喜欢吃什么食物?
4、你爸爸或妈妈身高是多少?
师:在爸爸妈妈那对答如流的问题,到我们小朋友这儿就卡住了。看来我们还不太了解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哦。刚才老师问的问题都是生活中一个细小的方面,其实要了解爸爸妈妈就要观察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甚至是爸爸妈妈的一个动作、一个脸色、一个眼神。
下面我们再来做个游戏,邀请几位家长和小朋友,看看你们在不说话,蒙住眼睛的情况下,相互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孩子。记住哦,不能用嘴巴发出声音,而且得蒙住眼睛。
◆亲子游戏:拥抱找家人
师:刚才你是怎么找到爸爸(妈妈)的?
你对爸爸(妈妈)了解得很仔细。(看来我们小朋友要多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才能增进我们对爸爸妈妈的了解。
2、关心父母 付诸行动
师:了解了爸爸妈妈,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队爸爸妈妈的爱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听听古时候跟我们差不多大的黄香是怎么做的。
◆ 讲故事:黄香温席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啊,黄香爱父亲的行动感动了父亲、感动了邻居们、也感动了世世代代的后人。其实我们中间,很多同学的举动也感动了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请家长简单介绍一下。
◆家长介绍孩子爱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体会
(师适时梳理:体贴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与爸爸妈妈分享好吃的东西;对爸爸妈妈有礼貌,听爸爸妈妈的话;不提过分的要求,不乱花钱;经常与父母聊天,哄爸爸妈妈高兴;在节日或爸爸妈妈生日时送一些小礼物……)
师小结:看来,我们关心爸爸妈妈并不是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有时就是陪爸爸妈妈聊聊天,有时就是一句问候,或者是一个祝福,一个拥抱,一杯热茶,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对爸爸妈妈的爱的一种感激。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孝顺父母三字经》,我们再一起来念一念。
◆念《三字经》
三、体谅父母,自理自立
师:爱爸爸妈妈,我们除了表达关心,为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之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思考下这个问题。
◆看录像:整理书包、背书包、系鞋带
师:录像看完了,你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录像中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小结:是呀,我们小朋友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我们做的事情多了,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就少了,所以这也是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我爸爸妈妈们,你们能给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才是真正对孩子的爱。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比赛。
◆ 整理书包比赛 (系鞋带)
师:XX小朋友最快,你是生活小大人,大家掌声送给他。
师: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在学习上呢?(我们也要自觉,让父母少操心;争取进步,让父母高兴)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小朋友写字都进步了,有许多小朋友写的字还特别漂亮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优秀作业展示
四、学习父母,懂得感恩
师:瞧,看到我们的进步,爸爸妈妈笑得多开心啊。
我们爱爸爸妈妈就要从生活中、学习上的点点滴滴做起。平时,我们也可以向身边的长辈学习,比如我们的爸爸妈妈。小朋友想想看,在你们家,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们的爷爷奶奶过生日的?
◆讲一讲:给爷爷奶奶过生日
师:感谢**的爸爸妈妈,你们真有孝心,相信**在你们的教育影响下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
一个蛋糕,一份礼物,或者只是一个短信,一句祝福都会让爷爷奶奶高兴不已。孝敬长辈不是看你送的礼物有多贵重,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而给爷爷奶奶过生日,只不过是孝敬长辈的一个契机。生活中,我们要做到时时处处关心孝敬长辈,就像我们刚才念的《孝顺父母三字经》中吟诵的那样。
我们的爸爸妈妈也要注意,我们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样说过:出示
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 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 ——马卡连柯
五、活动总结,课外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小朋友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一定有很多的话对自己的宝宝说。那就让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共同完成一张“爱心卡”。
◆亲子活动:制作爱心卡
附:
妈妈喜欢吃鱼头
在我的记忆中,自幼儿时,我就学会了吃鱼,鱼也慢慢成了我最喜欢的食物。妈妈常常给我买鱼吃,我最爱吃鲫鱼了。
几乎每天的饭桌上都少不了一盘鲫鱼。每次吃鱼时,妈妈总是把鱼的身子和鱼头轻轻地扒成两半,把鱼身夹进我的碗中,把鱼头留给自己。一次,妈妈又与平时一样,把鱼身夹给我,我终于吐出了藏在心中已久的疑问;“妈妈,你为什么总是把鱼身分给我,把鱼头留给自己,喔!我知道了,你喜欢吃鱼头!”“真聪明,你猜对了,妈妈就爱吃鱼头”妈妈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微笑着说:“鱼啊,可是一种很有营养的东西!”“什么是营养啊?”我天真地问。“营养就是能帮助你长高,长胖,变得聪明,快快长大成人!”“噢,我知道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回过头继续吃鱼。
从此以后,每次吃鱼便有了不成文的规矩:妈妈吃鱼头,我吃鱼身。长大后,我在事业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工作之余,我不会忘了去看年近花甲的妈妈。
记得那次,我去看望妈妈,顺便买了一条鲫鱼。在吃晚饭时,见妈妈夹菜不太方便,于是,我帮她夹。当要吃鱼时,我想到了小时侯:妈妈说她爱吃鱼头,我便把鱼头夹进妈妈碗里。这时妈妈的眼睛湿润了,泪水从她的眼角落下来,滴进了碗中,她用嘶哑的嗓音说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 9 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来就非常孝敬父母, 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 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 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 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新编感恩三字经》
清晨起,问早安,上学去,说再见,
回到家,道声好,要外出,须留言,
父母钱,莫乱花,知劳苦,懂节俭,
父母呼,要回应,大小事,行勿懒,
父母归,笑相迎,倒茶水,尽孝心,
父母烦,莫添乱,解忧愁,逗开心,
父母忙,己莫闲,伸出手,帮一帮,
父母累,捶捶背,劝早息,别打扰,
父母病,勤侍奉,病床前,多问候,
父母训,认真听,有过错,须改正,
父母愿,当力行,己成才,方报恩,
敬父母,尊长辈,扬美德,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