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综改区级汇报】
以勤朴 塑品格 个个待人才
——朱家角小学德育综改行动总结汇报
历时三年,从整体架构、顶层设计、实施推进到总结经验,朱家角小学德育三年综合改革行动项目迎来了全面梳理总结。2020年12月29日上午,在青浦区教育工作党委、青浦区教育局组织举办的“全面构建一体化‘立德’体系,全力培育新时代‘上善’好少年”的现场交流会上,校长戴琦弘代表学校作了汇报。以下是戴校长交流的我校三年德育综改行动内容。
【德育综改概况】
★办学理念:
勤于教书,朴以育人;勤于学习,朴以做事。
★育人目标:
培养聪敏灵动、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勤朴”特质的朱小学子。
★德育总目标:
培育勤于学习、朴以做事,有责任、能担当的朱小学子。
★ 总体思路:
以“勤朴”为主线,以“勤于学习,朴以做事”为重点,构建“课程主渠道渗透为主、实践活动体验为佐、家校社区三联动”多方位的育人格局。
【项目实施推进】
(一)营造“勤朴”大文化背景,文化育人重“熏陶”
精心打造校园勤朴水乡文化区,创建校内实践基地“课植园”,让每位师生在浓厚的“勤朴”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二)架构“勤朴”课程系列,课程育人重“融入”
一是围绕育人目标,梳理各学科的德目要求,细化落实到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中。
二是利用古镇朱家角深厚的文化资源及学校百年老校的积淀,全方位、多角度架构四大“勤朴”系列德育课程,它们是:学史明理寻勤朴之源;明礼守则固勤朴之本;课读耕植做勤朴之事;当家做主扬勤朴之风。
(三)开展“勤朴”系列特色活动,实践育人重“体验”
1. 拓展、探究学科实施“学史明理”课程
根据学校百年校史、学校励志校友以及朱家角古镇千年历史和悠久文化汇编的校本课程《回首》、《回望》,通过拓展、探究学科加以落实。
★实施渠道:探究课、拓展课、校外探究实践活动。
2. 课堂主渠道落实“明礼守则”课程
以“养成教育”课堂主渠道课程实施为主,结合少先队“勤朴”雏鹰自设奖章开展实施。
★实施渠道:少先队活动课、午会课、道法学科、家校协作评价等。
3. 实践活动实施“课读耕植”课程
以“爱祖国,践勤朴”、“爱家乡,践勤朴”、“爱学校,践勤朴”、 “爱学习,践勤朴”、“爱课植,践勤朴”、“爱运动,践勤朴”、“爱劳动,践勤朴”等系列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实践体验。
★实施渠道:春秋游、快乐半日活动、研学活动等。
4. 班级管理融入“当家做主”课程
以“ 班级小岗位、家庭服务小岗位”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
★实施渠道:班级管理、班级岗位、家庭岗位等。
(四)构建“家、校、社区三联动”格局,协同育人重“整合”
1.“勤朴”家长上讲台活动
发掘家长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家长、学生两代人的“勤朴”风范。
★实施渠道:少先队活动课。
2.假期联动实践活动系列
利用寒暑假教育真空时段,探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校、社区”三联动教育模式,形成了有“德育室、家委会统筹安排指导---班主任部署及隔空联系指导---家庭志愿者陪伴协同参与---社区提供场所及平台服务”的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教师、辅导员集体参与活动”的家校区三级联动机制。
★实施渠道:寒暑假家庭、社区、古镇大课堂等。
【项目实施机制】
(一)成效:
1.大德育氛围已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深入教职员工心里,六育人氛围逐渐形成。
2.“勤朴”精神入人心。教师“勤于教书,朴以育人”、学生“勤以学习、朴以做人”的思想理念深入每一位朱小人心里。
3.师生素养齐提升。德育项目三年的构建与实施,使师生两代人文明建设到达新的高度,学校德育工作也跨入了全新的局面。
4.社会声誉渐增长。近年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及奖项,学校办学情况介绍也屡见各类新闻媒体和报纸。
(二)思考:
1. “勤朴”内涵新旧结合。如何让“勤朴”精神再赋予时代的特征,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外延。
2. 勤朴课程的再丰富与完善。现有的四大勤朴德育课程的体系内容、实施渠道、方法手段等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结束语】
本次区级层面的交流汇报,是对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展望未来。戴校长的汇报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专家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来以“勤朴”为圆心构建的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德育课程活动的做法与特色。我校会继续探索德育有效途径,强化管理,创新形式,做强品牌,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