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下午,以“探索数智赋能下的‘本真课堂’新样态”为主题的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专题研修活动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小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青浦区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朱家角小学承办。
活动荣幸地邀请到原闵行区英语学科教研员王梅宝老师、松江区九亭四小的副校长沈怡、原青浦教育学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国强老师莅临指导,朱家角小学校长陈勤凤、副校长许雯、全体见习规培教师与我校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了观摩与研讨。活动由朱家角小学教师发展处盛林辉老师主持。
教学展示:数智赋能,呈现课堂新样态
活动在教学展示环节中拉开帷幕。三位青年教师立足学科特点,巧妙融合数字技术,呈现了三节富有创新性的研究课:
张佳莲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This is me!》,通过“数字人”与“三个助手”等技术手段,营造真实语言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热情,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谢建林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等方式以及“三个助手”的助力,深入理解图形特征,注重几何直观与推理意识的培养。
王静老师设计五年级少先队活动课《古镇探秘:小小规划师》,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为朱家角古镇设计旅游路线,融合文化传承与服务学习,展现“大思政”育人理念。
说课环节中三位老师均体现出对课标的深入理解、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以及在数智赋能下对“本真课堂”新样态的创新探索。
主题研讨:专家引领,共话素养新课堂
在随后的主题研讨中,三位专家对展示课进行了深入而精彩的点评。
王梅宝老师用“十”巧妙地串联起听课感受,充分肯定了执教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课堂中技术的智慧融合。她指出,课堂通过驱动性问题和丰富的语言训练,有效激发了学生乐学、善学的热情。同时,她建议在“文化意识”维度可进一步拓展,增加学生思维与语言表达的体验空间,让核心素养的培养更为全面。
沈怡老师从“规范文本”与“深度学习”两个维度高度评价了数学课堂。她指出,本节课教案撰写规范,核心素养定位清晰,教学流程设计合理,尤其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她还特别寄语新教师,要注重“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建立单元整体视角,关注学生差异,从而实现真正的素养落地。
李国强老师指出,本堂课以小载体承载大育人,以小切口承载大主题。他认为,以“小小规划师”项目为载体,将朱家角古镇作为“社会大课堂”,巧妙融合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他指出课程充分发挥了少先队组织优势,目标有温度、设计有梯度。对于未来优化方向,他建议课程可向系列化发展,并在线路设计中更全面地考量安全、交通、不同群体需求等现实因素,让项目化学习更具深度和实用性。
整场活动内容充实、研讨深入,展现了朱家角小学在数智赋能课堂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构建更加真实、生动、高效的“本真”课堂新样态。
撰文:许家佳
审核: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