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力载体,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朱家角小学积极开展“思政课堂”系列活动。
5月25日中午,朱家角小学“思政课堂”第二讲在学校小剧场开讲,朱家角小学校长戴琦弘为五年级同学上了一堂主题为“学习劳模精神 争做勤朴学子”的思政课。
上课伊始,戴校长从“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这一核心思想向同学们娓娓道来。人民群众用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有了人类的劳动,才有满足人类生存必需的前提,才产生了生活和历史。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
同时,戴校长也叮嘱同学们,当我们享受这一切美好的时候,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那些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不能忘记他们的努力以及贡献,更加不能忘的是他们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
随后,戴校长主要围绕“什么是劳模、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劳模、什么是劳模精神、学习劳模精神我们能做些什么”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学习。
学生们对于“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劳模”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发言后,戴校长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几位劳动模范:钢铁劳模孟泰、掏粪工时传祥、“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人民教师张桂梅,以及在本次新冠疫情中有突出成就的钟南山、张定宇、陈薇等等。他们有的奋战在厂矿车间,孜孜不倦钻研技能;有的奔忙在乡间田野,脚踏实地辛勤劳动;有的深耕在科研一线,锲而不舍奋力攻关;有的坚守在本职岗位,长年累月服务群众创造财富……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劳动者的奋斗之歌。
在了解了这些劳模的先进事迹后,戴校长引导学生们思考“什么是劳模精神”,随后通过总结提炼,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也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最后,戴校长殷切希望孩子们学习劳模们始终不渝地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梦,化作创业、创新、创造的实际行动,从小树立理想、努力学习、磨炼意志,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争做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勤朴学子!
撰文:季劼 审核:许雯